2023年2月9日赛拓信息人工智能与图像分析实验室研发的玻璃缺陷检测设备正式介入玻璃深加工企业预处理工序质检环节,进入陪产状态。
产学研合作是集聚创新资源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2019年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人工智能与图像分析实验室,深入开展“产、学、研、用”融合探索,创建了由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大连工业大学教授为主的高学历高水平的核心研发团队,专注于机器视觉产品研发及推广,把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化的技术与装备,然后在企业生产车间落地开花。玻璃缺陷检测设备是赛拓信息人工智能与图像分析实验室研发的一个重点产品,融合智能视觉检测技术、先进光学方案,实现的是用机器代替人眼做玻璃质量在线自动检测任务。
科研和生产相辅相成,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
目前玻璃缺陷检测设备已实现检测精度0.1mm-0.5mm,检测速度8m/min,缺陷品检出率99.9%,误检率控制在5%以内,支持检测的缺陷类型包括点状缺陷(气泡、脱膜、针孔、结石、锡点等)、现状缺陷(划伤、划痕、夹杂物、裂纹等)、崩边检测。
2月9日玻璃缺陷检测设备正式介入玻璃深加工企业预处理工序质检环节,进入陪产阶段,接下来会通过对检测结果持续验证,不断迭代升级,高度适配玻璃深加工企业玻璃质量检测需求和生产现状。
机器视觉替代人眼严把质量关,赋能玻璃行业质量变革
通过前期与企业的深度沟通,发现玻璃质量检测是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掣肘企业产能释放、制约产品质量提升。质量检测遍布每一道玻璃加工工序、每一件玻璃产品,而当前企业玻璃质量检测方法是要依靠人工目视检测,即检测人员处于固定工位上,在强光照明条件下用肉眼观察产品来判断有无缺陷,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1)人眼对微小的缺陷不敏感,当缺陷尺寸小于0.5mm,人眼很难发现,有误检、漏检风险;2)人眼无法连续、稳定完成高强度重复性检测工作,会产生疲劳,速度慢、效率低;3)主观判断受心情、思维、光照等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非标准性;4)目前玻璃的尺寸向着超薄和大尺寸的方向发展,给人工检测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人眼检测已无法满足企业高速、精确、实时的质检要求。
玻璃缺陷检测设备是非接触在线自动检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检测效果稳定、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帮助玻璃生产和深加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管理成本。
玻璃是传统产业又是新兴产业,我国玻璃工业经过七十余年拼搏奋斗,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快速而粗放的发展。随着《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建材工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引导性、鼓励性和约束性政策文件发布和实施,新时期玻璃行业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赛拓信息人工智能与图像分析实验室研发的玻璃缺陷检测设备为玻璃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为玻璃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提供技术支撑。